具體來講,一方面要求食品在出廠前經過工序嚴苛的安全質量檢測,所有達不到標準的食品產品無法出廠投入市場;另一方面,食品企業需要對食品產品加工原料做好檢測,避免一切高污染、低質量的原料投入生產環節,從根本上把控食品產品質量。不過,完全靠企業自覺檢測難以確保食品安全,所以職能部門需要做好對食品企業的監管工作,同時開通舉報渠道,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到食品企業生產的監督工作中來。
另一方面,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,可以將質量不合格、不達標的農產品在市場之外,如重金屬、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,進而保障農產品的食用安全,確保人們的飲食健康。而如果是對于做種使用或其他農業生產使用的農產品來說,通過質量安全檢驗檢測,則可以促進后期的農業生產,提高農業生產的品質與產量。 農產品質量檢測的程序① 抽樣(送樣) ② 檢驗 ③ 等級確定(出報告)。
人們長期食用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而長成的食物,重金屬在人體內累計,引發了許多食品安全問題,從2004年浙江長興500名兒童鉛時間到2013年廣州鎘大米時間再到2020年云南99。8噸大米鎘超標被銷毀,對人民食品安全的保障需求越來越迫切。食品安全關乎社會穩定,我國已采取多種措施治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,同時相關的研究也在展開,目前糧食中重金屬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儀器分析法、化學顯色法和電化學法等等。